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栏目>组织联络

常德日报:身残志坚写大爱----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武陵区一等伤残退伍军人田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6-30 浏览次数: 【字体:

      常德日报记者  朱爱华

   他投身军营,用青春和鲜血践行了一个军人的神圣职责;他退伍还乡,用敬业和奉献展现了一个党员的无私情怀。一把刻刀,见证他默默奉献常德诗墙14年的坚守和辛劳;一把扫帚,书写他义务清扫社区卫生30年的毅力和辛勤;一堂宣讲,展示他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一辈子的信仰和职责……他的优秀事迹在武陵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他就是田工,武陵区体育东路社区的一名普通党员、一等伤残退伍军人。他并不伟岸,也很平凡,但他却拥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无数荣誉的光环。“七一”前夕,记者走近年近七旬的田工,倾听一个身残志坚的共产党人一段段感人故事,感受他“即使伤残也要奋斗,即使‘无岗’也要敬业,即使清贫也要奉献”的大爱人生。

   坚定信仰,即使伤残也要奋斗

   田工1968年3月参军入伍,第一次穿上军装是他这辈子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因为入伍时父亲那谆谆告诫时刻回响在他的耳边:当兵,就意味着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交给党和国家。13年的军营生活中,他不仅经常做好事,还多次见义勇为,在滔滔洪水中抢救过被困战友,在熊熊烈火中抢救过国家财产。

   1971年4月28日晚,河北省怀来县官厅火车站突然火光冲天,汽车油罐着火,随时都有可能引燃引爆近旁的两节火车油罐。田工和战友在转移火车油罐时,不幸被车轮卷倒在铁轨上,血流如注,生命垂危。经过26小时的手术和抢救,虽然挽回了一条生命,但他却被高位截去了整条右腿及部分右臀,那年他才24岁。

   治疗期间,国家为了挽救他的生命,曾封闭铁路、出动直升机抢救,先后安排13次手术,军民累计义务献血7000多毫升。待田工康复后,部队还助他安家、安排了多个岗位,甚至让他延迟7年退伍。

   这一切,深深地感动了田工。他深知,是党和人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的身体里流淌着无数爱心人的血液。因此,他决定把第二次生命再献给党和人民,并立下誓言:“用拐杖支撑身躯,用信仰支撑人生,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与伤残和逆境作斗争,争取做一个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人。”

   誓言立下,雷厉风行。田工在医院治疗康复期间,就开始带伤做好事,连续一个多月给尿失禁老人洗裤子和被单,直到病人出院;连续多日给患震颤麻痹的病人喂饭,直到病人离世……

   伤愈回到部队后,他主动找各种工作做:当给养员兼炊事班长,开代销店,维修电器,还一条腿站在桌子上办墙报和专栏……哪里有事哪里干,哪里需要哪里钻,田工被战友们称为“闲不住的老兵”。

   强烈的感恩思想,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直激励和影响了他伤残后几十年的生活。

   热心公益,即使“无岗”也要敬业

   1981年7月,田工退伍回到常德。为了不给组织和政府增添麻烦,他放弃了将13年军龄转为工龄的机会,没有要求政府安排工作单位,而是把社会当作奉献的舞台,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

   1982年至1984年间,田工得知原常德市(现武陵区)民政局退伍办缺少人手,他主动请缨,连续两年义务整理烈士档案和退伍资料。义务帮忙3个年头里,他按时上下班,有时加班加点,却不取分文报酬。那时儿子才1岁多,妻子在市殡仪馆做临时工。为了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好工作,他就把孩子送到乡下,出钱托亲戚带养。妻子抱怨他说:“别人干活都挣钱,你上班却要贴本,你这是花钱买事做!”

   1994年,常德诗墙修建进入雕刻阶段。田工摇着轮椅车,主动敲响了诗墙镌刻工程处的门。工程处的负责人得知田工的来意,很为难地告诉他,“这里没有工作经费,大家都是来奉献的。”“没有钱我也干!只要你们接受我!”于是,田工成了诗墙建设的第一批字模雕刻师。从1994到2008年,从镌刻副总监到总监,田工靠着刻刀、卷尺、剪刀、放大镜、锤子和自己的一双手,克服腱鞘炎的病痛侵袭,在14年的时间里亲自编排了1262幅书画碑的版面;勾摹、雕刻了368幅、30726字的书法碑胶纸字模;记录和整理了76本镌刻、安装施工资料。  

   田工坚持最长久的一项“工作”是义务清扫武陵区体育东路社区卫生。当时,社区内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周边还有在建工地。他和妻子请人拖来石灰渣铺路、搭建简易垃圾池,清扫掉大量建筑和生活垃圾。他把义务清扫作为自己的一项日常工作,每天用双腋夹着两只拐杖,艰难地挥动竹扫帚。因为下雨下雪地滑,田工曾摔断过拐杖、摔伤过残腿。但他还是坚持每天早晚各用数小时,清扫住房周边几百平方米的公共场地,30多年风雨无阻,仅用坏的扫帚就有200多把。

   田工还把宣讲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传播良好的道德风尚作为自己的工作,同时给自己和有关单位“约法三章”:不用车辆接送,不搞饭菜招待,不收劳务报酬。从2012年常德兴起“道德讲堂”到现在为止,他已在学校、企业、机关、社区作了140多场宣讲发言。即使他患有心脏病、风湿病等多种疾病,他也带着药丸或是煎好的中药去宣讲,风雨无阻。

   救灾帮困,即使清贫也要奉献

   1981年7月,他退伍返乡,每月仅靠34元的抚恤金、7.5元的粮物补贴,另加36元的护理费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没有了工作单位,生活过得紧巴巴的。退伍后头一两年,没有饭桌,吃饭就围着灶台吃;没有衣柜,衣服就用塑料袋装着;没有像样的床,就在竹床上铺上棉絮当床。

   尽管田工的一生大都处于清贫逆境中,但他无怨无悔,反而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逆境行善事,大爱写人生”的至善境界。
   他们夫妻俩关心照顾邻近社区孤寡老人王秀兰10多年,每逢年节都要给她送去慰问品或慰问金。老人89岁去世后,他又拿出积攒的1000元抚恤费,并募得社会捐助2500元,张罗着为老人家办理了后事。

   多年来,田工面对长沙水灾、常德水灾、安乡水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发生,他都带头捐款捐物。

   对于党和政府给予的奖励扶助,田工基本上全部捐出。当领到“中国常德诗墙建设一等功臣”的1万元奖金,他全部捐给武陵区慈善总会和残联;当领到“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的1万元奖金,他捐给一名急需手术的心脏病患者;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后,省、市宣传部和文明办分别发给他的8万元和1万元奖励、帮扶资金,他都捐给了“田工爱心屋”……

   他还给社区交了一份党员承诺书,承诺每年从自己微薄的抚恤费里捐款3000元,用于捐助社区里的困难群众。

   “奉献,是无数共产党员和英模人物的共同语言和行为,也是我崇尚的人生哲学。我一生都力求在不断的奉献中获得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田工如是说,也如是做。近10年来,他个人捐款捐物已超过21万元。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