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工作动态

身残志坚 无私奉献 ??记一等伤残退伍军人田工同志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11-14 浏览次数: 【字体:

  田工,1947年2月生,男,汉族,湖南常德人。中共党员,一等伤残退伍军人。毕业于中国书画函大。曾任常德市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现任中国常德诗墙修建工程镌刻总监。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武陵诗社社员,常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2009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表彰名单已在《中国社会报》公示)。

  196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工程兵51师服役。1971年4月28日晚,在河北省怀来县官厅火车站为抢救失火油罐车身负重伤,失去了整条右腿。然而,他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乐观勇敢地面对现实,用雷锋精神在实际行动中谱写着一篇又一篇令人叹止的闪光乐章。

  一、身残志坚,心底无私天地宽

  1、他以无私的精神,报效祖国

  1981年7月,田工退伍回到地方,体谅政府的困难,没有强求政府给自己和妻子安排工作(五年后即1986年底,政府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给妻子安排了工作)。他说:“我们做工作,不要考虑有否单位,有否报酬,凡是从事对社会有益的劳动,凡是做对党和人民有利的事情就是工作,而社会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得知区民政局和区退伍办缺少人手这一情况后,田工于1982年10月到1984年11月,连续两年多义务帮忙,协助开展复退军人接待安置工作,从事烈士登记、换补烈士证、整理烈士档案和续编《革命烈士英名录》等工作。经他整理的烈士档案被区档案馆接收后,为其增添了一个新的陈列项目。将20年的退伍情况资料,分门别类装订成43册,清理装订其他文书档案47册。为了集中精力尽好义务,他将不满两岁的儿子田禾送到乡下托亲戚带养,上班不仅没有给家中增加收入,反而要贴本多付出一笔托养费。为此,妻子说他是“花钱买事做”。

  1994年4月至今,参加并负责大型文化工程“中国常德诗墙”修建和续建镌刻施工。开始作为热心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奉献的志愿者,是没有报酬的,后来市政府领导考虑到修建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给每人每月200元的补贴。由于修建经费紧缺,1995年1月,田工领取了头半年的补贴后,马上拿出1000元钱购买了一台日产石材切割机,捐献给常德诗墙工地,解决了刻碑裁切石料的急需。经常利用节假日和早晚休息时间工作,但从不领取加班费,有时还要倒贴一些电话费、复印费和办公用品费用。

  生活清贫的田工,一门心思就是如何减轻国家负担。不仅不向地方申诉困难,连退伍当年省民政厅拨发的2500元建房补助款他也谢绝领取(直到19年后房改购房时,此款才由房产部门为其顶了部分付款数)。他在担任常德市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期间,从未要求协会报销过通联费和办公用品费。他给协会拟写的工作计划、总结、规章制度及设置的各种登记表格都是自费打印,还自费为协会买档案袋、资料袋和会议记录本、拍摄会议和活动照片。

  为了搞好诗墙工地管理,严格各项规章制度,他首先给自己约法三章:“不使用一个自己的亲友,不经手一分钱的现金,不私接一笔业务”。

  2、他以奉献的精神,报效社会

  田工转到地方安置的28年,是他埋头奉献的28年。他节衣缩食,从微薄的抚恤金中挤出钱来,帮助比他更困难的群众。据不完全统计,田工共为灾区人员和贫困对象捐款达万元以上,连父亲和姐姐寄给他的衣服也捐献了22件。邻近的居委会孤寡老党员王秀兰生活十分困难,从1989年起,10多年间逢年过节,田工都要给她送去慰问金和物资,每年都请组织帮她解决困难救济款。1999年10月,89岁的王秀兰老人病逝,田工又将补发的1000元抚恤金捐献出来,并恳请他人捐助了2500元,并亲自张罗为王老太办理了后事。刚退伍时,为了给邻居们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他每天拄着拐杖,用锄头清理建筑垃圾,拿扫帚一段一段地清扫地面,十几年如一日,他扫烂的扫帚都有几十把,并植树绿化、美化环境。2008年春节前,田工把所获“感动常德十大人物”提名奖的500元奖金,转送给了社区残困人;5月又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500元;2009年1月12日,田工为家乡修村级水泥公路捐赠1200元,1月14日,又为体育东路社区的特困户捐款1000元,于2009年春节前慰问了20户特困家庭。平时支灾帮困,田工每次捐款一百至几百元不等。

  田工非常热爱残疾人事业,他与另一位残疾同志联系多个单位和媒体,帮助聋哑人画家丁明去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等。他认为:“一个人活着,只有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使他人生活得更加美好,才会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二、“残而不废”,苦练内功强本领

  他根据自己在逆境中感悟出的“动中求生,静中求进”的人生哲理,认识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为了增长文化知识,增强服务人民、报效社会的本领,田工先后步入到书法和诗词的殿堂。1987年?1990年,自费参加了为期三年的中国书画函大的书法专业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1门功课平均95.4分,毕业论文92分,毕业创作90分),并被中国书画函大总校评为“优秀学员”。他的作品被选送到日本兵库县太阳美术馆展出。参加第二届海内外书法篆刻大赛精品展并获“优胜奖”。参加中华诗词首届海内外墨迹大赛的作品荣获“优秀奖”。接着又参加了武陵诗社举办的为期半年的中华诗词学习班的学习。1991年起,其诗作相继载入《常德市志》、《湖南诗词》、《华夏吟友》、《世界华文名诗名句精选》等书刊。1993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他的诗词作品参加“心中的太阳诗文大赛”获两个“二等奖”。他这过硬的书法和赋诗作词的本领,为日后建设“中国常德诗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 、“残而有为”,“誓将心血铸诗墙”

  1994年4月起,参加并负责大型文化工程“中国常德诗墙”的镌刻施工。为了科学有序的施工,他制定了“程序化、规范化、图纸化、表格化”的施工方针及“一次性成碑”的原则,提出了“书法作品的文字差错不出办公室”的建议,加强了书画作品在办公室的集体评审和在工地排版、复印、刻模(手工雕刻胶膜)、刻石(机械喷砂刻石)过程中的反复多次校对及对成碑的集体验收,加强了对每幅碑刻的精当合理排版,加强了工地内部各道工序的衔接和与外部有关各方面的协调,从而有效地确保了施工进度和刻碑质量。他战寒暑,顶风雨,以手摇三轮车载着残躯,用拐杖支撑独腿,来回奔走在6华里长的诗墙墙体旁,周密筹划;忙碌在条件艰苦的工棚里,精心施工。在全体诗墙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以常德市城区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分六个篇章,刊贴1200多幅书画碑刻的“中国常德诗墙”于2001年建成,并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确认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后来他又参加了常德诗墙维修和续建的镌刻工作(2005?2008年,续建2个篇章,暂新增书画碑刻260多幅,诗墙长度增加1.5华里),为诗墙的保护和扩建,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十几年来,无论参加诗墙修建还是续建,他除做组织、调度、质检等负责性工作外,还兼做碑刻排版、石材规划、字模雕刻、安装布置、施工记录等多项关键性的具体工作,并在一张用水泥砌成的工作台上,亲手编排了1200多幅书法字碑的版面,规划了3700多平方米各类品种、形状和规格的石材,雕刻了368幅书法碑的字模(计30726字),布置和安排多幅碑刻的具体安装,记录、整理和上交了几十卷镌刻施工资料。

  田工同志退伍回地方后,多次出席省、市、区先进代表大会,三次被评为湖南省“优抚对象先进个人”,被授予“湖南省自强模范”称号、“全国优秀志愿者”称号,获2008年“感动常德十大人物”提名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等,他已被载入《武陵区志》、《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人物辞海》、《一代名家》及《武陵风流?田总监传奇》等多部名典和书刊。《解放军报》、《工程兵报》、《湖南日报》、《常德日报》、《常德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南电视台、常德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一个人身体残缺了,但只要意志不衰退,灵魂是完美的,仍然是一个完美的人。”决心“用拐仗支撑身躯,用信仰支撑人生”,以坚定地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与伤残和逆境作斗争,“做一个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人”。这是伤残军人田工的人生信仰和理念。许许多多的事迹证明:田工同志想到了,也做到了。实实在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编辑:刘继征  审核:辜兰芬  签发:冉伍英)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