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陵区残疾人工作亮点回眸
全区 向340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资金180万元。落实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0-7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残疾患儿43名。抓住“完美社区”建设契机,开展“残疾人康复进社区”活动,基层基础康复体系和服务不断完善优化。在全省率先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证》登记217名,有针对性开展就业帮扶,技能培训,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创富。残疾人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培训共110名。办好东城、西城“阳光家园”两家残疾人日间照料机构,打造“嘉乐园”残疾人购买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我区残疾人托养体系建设。切实做好维权维稳工作,积极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穿紫河街道 贾家湖社区关爱残疾人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社区的助残志愿者与常德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的党员志愿者们一起与残疾人朋友开展了筷子夹乒乓球、击鼓传花、膝盖运球等活动。精神二级残疾人向敏临场发挥,现场演绎一曲《东风破》、残疾人高凌风和妈妈亲情演绎《你是我的眼》,同时对妈妈说出“妈妈,这么多年照顾我,您辛苦了”暖心的话语,让妈妈当时感动得热泪盈眶。此次助残活动共慰问残疾人78名,资金15000元。
丹洲乡 安排常德爱尔眼科医院专业人员在辖区内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白内障筛查活动,筛查群众375人,其中检出白内障患者96人,手术12例。新增精神病人免费送药5人,低视力康复配用助视器15人,为56名残疾人配备了60余件残疾人辅助器具,为6名重度肢体残疾人申请了机动轮椅车,同时有效地开展“爱眼日”、“爱耳日”、等宣传活动。
府坪街道 体育东路社区东城阳光家园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有6个年头,现有学员32名。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下,家园环境全面美化,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员购买了四季校服、个人定位器。老师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先进经验,让这群大孩子们得到系统教育和培养。如今学员不仅生活能自理,而且性格开朗,每天学习认字、算术、画画、跳操、跑步、编彩珠、加工电子芯片,有的在文艺方面也崭露头角,会跳舞、唱歌、打架子鼓、走T台等。现在90%的学员都能认简单汉字,也能简单做加减运算,能扫地做家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100?的学员都能上岗加工电子芯片。
丹阳街道 在区残联的扶持下积极创新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平台。8月,金桥社区“金桥益家康复站”正式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康复站进行了无障碍环境改造,加装了24米长的不锈钢扶手、室内防滑地板、地面坡化改造,配置了残疾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器具20余件。金桥社区主动对接了“妞妹爱心发屋”、“慈善超市”、“卫生健康”、“阅览室”、“就业基地”等残疾人服务项目,并且还与“姜华盲人按摩中心”联手在康复站内面向社区残疾人朋友开展免费按摩康复,深得社区居民喜爱,好评如潮。
东江街道 街道党工委安排了3000元特困残疾对象慰问资金,走访慰问了困难残疾人家庭。同时对重点残疾人家庭开展“一帮一”扶贫帮困活动,新坡社区某特困精神残疾人,全家3口精神失常住进医院,街道解决特困资金6000元并联系区残联给予康复医院住院医疗救助三个月。
启明街道 红卫社区与区发改委、南昏电排、第一人民医院、红十字会医院一道与45名残疾人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半边街社区与市芷园宾馆、市六中、市水文局,市水利局等单位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助残服务活动,为25户特困残疾家庭送去米、油等物资。盐关社区悬挂了助残日宣传横幅,对20户残疾家庭进行了慰问,为3户残疾人免费申请了辅助器材。
白马湖街道 为街道468名残疾人做好免费参加医疗保险工作(其中新农合103人,城镇居民365人),基本做到医疗保险全覆盖。为2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为3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河伏镇 要求村(居)残协活动做到“三个一”,即:每月走访一次残疾人;每月通报一次残疾工作;每季度组织一次残疾人活动。要求村居残疾人工作者做到“三个关心”,即:关心残疾人生活;关心残疾人工作;关心残疾人子女成长。全镇各村(居)开展了党员干部对残疾人结对一帮一的活动。为22名特困残疾人赠送了辅助器具。为1名残疾人争取了项目扶贫资金,为2名0-6岁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为10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复明手术,为2名肢体残疾家庭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为35名重度残疾人进行了新增和调标,为25名残疾人给予了临时生活救助。
芦荻山乡 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走访慰问了特困残疾人家庭,送去了慰问金及康复医疗器具。主动帮助残疾人家庭早日脱贫,共扶助残疾人家庭15户,扶助资金近7万元。
南坪街道 安排了6名残疾人参加了区残联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学习电脑、家禽和水产养殖,美容美发等技术。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为4名残疾人申请了自主创业扶持资金1.4万元,扶持了沙港社区肢残人胡德敏的蛋鸡养殖场、金家坪村肢残人吴其军的养鱼场等项目,年底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永安街道 想残疾人所想,急残疾人所急,把每周一上午作为残疾人信访接待日,对所有来访人员做到接待热情,倾听耐心。解释细心。对他们所反映的问题,登记好,汇报好,落实到,全年累计为残疾人解决生活家庭问题18起,帮助他们协调和处理各类纠纷2起。
芷兰街道 86名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残疾人全部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12名残疾人机动车驾驶员办理了燃油补贴,帮助11名残疾人朋友办理了《失业就业登记证》,开展温暖万家行活动,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50户。联合常德新华健康管理中心为辖区内的残疾人开展了免费的健康体检活动。
(编辑:刘继征 审核:辜兰芬 签发:贺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