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残联为石门扶贫点村开展送温暖活动
10月25日,武陵区残联全体工作人员驱车五个小时,为石门县壶瓶山镇青山溪村的结对扶贫对象开展了“送温暖”活动,进一步将“亲情”扶贫落到实处。
天气渐凉,考虑到村民防寒保暖的实际需求,这次区残联为每户村民准备了一床电热毯,钱虽不多,却代表了残联干部心中对深山中结对家庭的一份牵挂。在一组,86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唐天成看到武陵区的干部又来看望自己非常地高兴,激动从结对干部辜兰芬手中接过了给他带来的礼物,一个劲地念叨“这怎么好意思呢”。老人近来因为高血压,饮食方面不如从前,人也显得不如上次精神,但老人家还是张罗着为大家搬凳子,拉起了家常。一开口老人家还是那么“与时俱进”,他关心党的十九大,知道选出了新的政治局常委,还与大家掰着手指头一一道来。“习近平同志真是我们的坚强领导,这种硬骨头精神值得我学习,我虽然文化不高,但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们今后一定越来越好”。交谈中我们得知老人家不久前两根房梁断裂,但从老人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忧心,其实我们都知道春节之前,老人就能搬出低矮的木棚房,与儿子一道住进75平米的集中安置房去了。贺建国高兴的与老人约定,到时一定给老人送上一份大礼。临走,见大家嘴巴都没有打湿,唐天成老人硬是给大家每人手里塞了一大把自家的落花生。
“跟亲戚一样的,不走就不亲”,这是在走访结对扶贫家庭后,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贺建国与同志们交流时讲出的肺腑之言。两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驻村工作组及村支两委的辛勤工作下,在扶贫对象自身的不懈努力下,青山溪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入村的道路得以拓宽,销售农产口将更加便利;村里的年青人通过培训,掌握了厨师、驾驶等职业技能;村里拥有了自己的绿色发展产业——武陵区引进的旅游公司正在全面开发黄连河峡谷,一批村民已经从旅游经营中获益。笔者记起一名村民的不经意间的笑话,“青山溪村这次真的要翻身了,村里的两根大树都为修路让了道了”。故事讲的是在村内唯一一条主道有一处坡陡弯急地段,有两棵上百年的古树紧临道路,去年村内拓宽村道,正为如何处理这一难题而一愁莫展,正巧这时两棵古树被大风吹倒,大家便顺势将他们移植在新修的路旁,也就有了这“大树为扶贫修路过道”的笑谈了。
回想之前唐天成老人之所以对共产党、对习近平总书记感情那么深,那么的信任,更多地是看到了村内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新一辈共产党人身上有担当、负责任,也深信十九大上“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的誓言一定能实现。天时、地利、人和——这次我们一定能成。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编辑:刘继征 审核:辜兰芬 签发:贺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