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文明创建

毛凤娇:常德好嫂子无悔付出 照顾姑妹40年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08-18 浏览次数: 【字体:

毛凤娇,女,常德市安乡县深柳镇西门口社区居民照顾姑妹四十余年,责无旁贷,没退休时就一边忙着社区工作一边照顾患有精神病姑妹,不管多忙多累 从无怨言一直照顾着她的生活起居,退休后就全职照看,让姑妹感受到家得温暖。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的毛凤娇正值青春年华,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步入了龚家。然而,命运似乎在新婚的喜悦尚未散开之时,就给了她一个巨大的挑战。家中有一个患有严重精神病的姑妹龚能环,而公公婆婆早已离世,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就沉甸甸地压在了她和丈夫的肩头。丈夫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家中琐事,而疯癫的姑妹四处乱跑、流浪,根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毛凤娇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她没有丝毫的埋怨与烦恼。相反,她以一颗充满同情与爱的心,接纳了姑妹,开始精心安排她的生活起居。她为姑妹添置新衣,带她去请医看病,让姑妹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姑妹所患的是先天性精神疾病,想要完全治愈,希望极其渺茫。但毛凤娇从未有过一丝抛弃、放弃的念头。哪怕只有一线希望,她都会全力以赴地去争取。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她和丈夫住在普通的瓦房里,过着平凡而又质朴的生活。家中的工资收入,绝大部分都花费在了姑妹的求医问药上。有人曾善意地建议她向政府求助,但毛凤娇婉言拒绝了。她深知政府需要处理的事情繁多,而自己和丈夫有工作、有收入,只要自己还能承担,就绝不给政府增添麻烦。她就这样默默地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扛起了照顾姑妹的重担。

生活中,毛凤娇也有过叹息与挣扎。她有时会感慨自己命运的坎坷,为何要摊上这样一个需要时刻照顾的残疾人。在那些疲惫不堪的瞬间,她也曾想过一甩手不管。可是,每当她看到姑妹那呆痴无助的模样,心中的那份柔软便瞬间被触动。她深知,没有人愿意残疾,没有人愿意孤苦伶仃。与姑妹相比,自己已经是无比幸运。如此一想,她养活姑妹一辈子的决心变得更加坚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姑妹不知离家出走了多少次。每一次,毛凤娇都是心急如焚,风里来雨里去地四处寻找。从安乡到黄山头的那条公路,见证了她无数次焦急的脚步。她的足迹,若是累积起来,恐怕都能绕地球一圈了。而每一次找回姑妹,她没有半句怨言,只是更加细心地照料。

除了精神疾病,姑妹还饱受肾结石、尿结石的折磨,且病情多发常发。一旦发作,姑妹便痛得满头大汗,在地上打滚。每当这个时候,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无论是白天阳光灿烂,还是夜晚漆黑一片,毛凤娇总是毫不犹豫地将姑妹送往医院救治。在医院里,她日夜陪护,无微不至。她会为姑妹准备可口的饭菜,会耐心地安抚姑妹的情绪,会细心地照顾姑妹的每一个需求。

毛凤娇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照顾姑妹的身体,还会关注她的精神世界。尽管姑妹患有精神疾病,但毛凤娇总是耐心地和她交流,哪怕很多时候得不到回应。她会给姑妹讲一些生活中的趣事,会带着姑妹在院子里晒太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她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能让姑妹的内心世界多一些温暖和阳光。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毛凤娇依然会在节日里为姑妹准备一份小礼物,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发卡,或者是一块手帕,但这份心意却无比珍贵。这些小小的举动,都蕴含着她对姑妹深深的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凤娇的孩子们也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学会了关爱和责任。他们会主动帮助母亲照顾姑母,一家人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这种家庭氛围,不仅让姑妹感受到了更多的关爱,也让整个家庭充满了凝聚力。

或许是医学的不断进步,又或许是毛凤娇那无尽的爱的力量发挥了作用,如今姑妹的病情大有好转。发病的频率比过去少了许多,清醒的时候,还能和邻居们正常交流。邻居们会把嫂子悉心照料她的点点滴滴告诉她,每当听到这些,姑妹总是双眼满含热泪,心中充满了对嫂子的感激之情。

在社区里,毛凤娇的事迹渐渐传开,许多人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一些志愿者也会主动来帮忙,为她分担一些压力。但毛凤娇总是心怀感激,她觉得自己做的只是分内之事。她的这种谦逊和善良,更加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如今,毛凤娇依然每天忙碌着,为姑妹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陪她散步锻炼。她知道,照顾姑妹的道路还很长,但她会坚定地走下去。她的爱,如同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淌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滋润着姑妹的心田,也温暖着周围每一个人的心。这份爱,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质朴、最纯粹的美好,让我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毛凤娇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孝老爱亲40年的时光,她从青春靓丽的**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但她的爱与责任从未改变。她的善良、坚韧、无私,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姑妹的人生,也温暖了整个社区。她不仅是家人的依靠,更是社区居民心中的道德楷模。她的故事,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流传下去,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爱他人,去坚守责任,去传递温暖。


分享到:
【打印正文】